> 文章列表 > “斋中偷小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斋中偷小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斋中偷小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斋中偷小暇”出自宋代陆文圭的《三月旦日出游》。

“斋中偷小暇”全诗

《三月旦日出游》

宋代 陆文圭

季春已一日,寒气独袭人。

斋中偷小暇,陌上追馀春。

金华古精庐,几劫化微尘。

入门何所见,修竹出墙邻。

迤北过崇明,殿阁何嶙峋。

山房闲不启,俗客来辄嗔。

徐归偃藤床,息我定力均。

残书了一卷,古意含酸辛

山芽聊止渴,起瀹石泉新。

《三月旦日出游》陆文圭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三月旦日出游》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诗人以三月初旬的春景为背景,描绘了自己在寒气犹存的季春时节游览的情景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季春已经来临了一天,

寒气依然袭击着人。

在斋房里偷得些闲暇,

走在街上追逐残余的春光。

金华古精致的庐宅,

经历了几个时代变成微尘。

进门时看见了什么,

修竹从邻居家的墙外生长。

沿着北方的路经过崇明,

宫殿和阁楼层层叠叠。

山间的居所静谧无人,

平常的客人来了就生气。

回家躺在藤床上休息,

让我平静下来调理身心。

读完了一卷残破的书籍,

古老的意境中蕴藏着酸辛。

品尝山野的芽儿止渴,

喝着新鲜的涌泉水。

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行走的场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内心的情绪。诗人在寒冷的初春时节抽空出门游玩,感受到春天的气息,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享受。

诗中描绘了金华古庐、修竹、崇明宫殿等景物,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。诗人借景抒发内心情感,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对于宁静、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诗词中还融入了一些感慨和思考。诗人提到自己在斋房偷得些闲暇,意味着平凡生活中的片刻宁静可以给心灵带来慰藉。诗人也提到了读完一卷残破的书籍,古意含酸辛,暗示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。

整首诗词以淡然、平和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、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思索,给人以宁静、恬淡的诗意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