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古琴高山流水的典故

古琴高山流水的典故

古琴高山流水的典故

古琴曲《高山流水》源自一个古老的故事,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。

1. 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:

俞伯牙琴艺高超,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,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琴声所描绘的“巍巍兮志在高山”和“洋洋兮志在流水”。

伯牙惊道:“善哉,子之心与吾心同”,认为钟子期是自己的知音

钟子期去世后,伯牙悲痛欲绝,认为世间再无知音,于是摔琴绝弦,终身不再弹琴。

2. 《高山流水》的典故 :

《高山流水》的典故最早见于《列子·汤问》,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。

该曲表达了伯牙对知音的敬重和对音乐的热爱,以及失去知音的悲痛。

3. 《高山流水》的文化意义 :

“高山流水”一词后来被用来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。

《高山流水》的琴曲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,如泛音、滚、拂等,描绘了流水的动态,抒发了志在流水、智者乐水之意。

4. 《高山流水》的现代传播 :

《高山流水》一曲曾被录入金唱片,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,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递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。

这个故事和琴曲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,象征着知音难寻的寓意,以及音乐艺术的深远影响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古琴曲《高山流水》的现代传播有哪些?

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有哪些版本?

《高山流水》与其他古代音乐有何不同?